首頁
1
國際組織訊息
2
綜合新聞
3
警察局新任、卸任分局長、大隊長聯合交接典禮 黃偉哲期勉共同守護台南 打造安全城市4
https://www.icacnews.url.tw/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廉政記者何俊元/台北報導】   清代最大民間秘密結社——天地會,其起源年代長期是中外學界爭論不休的歷史懸案。傳統觀點多認為天地會萌生於康熙年間,乃明遺民所建,旨在「反清復明」;但最新研究與清廷檔案均顯示,天地會實際創於乾隆二十六年前後,並非早期革命組織,而是十八世紀中葉民間結社與地方社會動盪的產物。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秦寶琦於《清史研究》第五期(2023年9月)發表〈破解天地會起源之謎〉,以清廷刑科題本、福建巡撫奏摺及地方審案筆錄等一手史料為依據,系統重構天地會的形成脈絡,提出「天地會創於雍正末、成於乾隆前期」的新論,推翻百年來流傳的「康熙說」。 一、官方檔案首見於乾隆二十六年   根據乾隆二十六年(西元1761年)福建地方檔案記載,該年清政府首次明確偵辦一宗「天地會結黨」案,並將組織者、信物、口號等詳錄於案。這份文獻被視為「天地會」名稱首次出現於官方檔案的確證,具有決定性史料價值。  案中骨幹許阿協在供詞中提到:「此木立斗世也。」此句長期被視為天地會起源的關鍵暗號,但其真正意涵卻困擾學界兩百餘年。過去多數研究者僅將之視為「天地會自述的傳承年號」,未進一步比對各時期帝號與年序。 二、「木立斗世」四字的破譯與爭議   許阿協供稱:「木立斗世」乃天地會創立歷程之符號。依照清代口供對照,這四字分別對應:   木=順治十八年(1661)、立=康熙六十一年(1722)、斗=雍正十三年(1735)、世=乾隆三十二年(1767)。   若依此推算,「世」字所指為乾隆三十二年,意味天地會於1767年才成立。然而,清廷早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便有案可查,兩者顯然不符。   因此,近年有學者與獨立研究者提出新解:認為「木立斗世」四字並非單純逐年紀錄,而是天地會以象形、聲義雙關方式記憶傳承之法。當中的「世」字,筆形上可視作「廿」與「七」的組合——意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若此解成立,正好與清廷偵辦的乾隆二十六年案僅相差一年,完全符合天地會由萌芽到曝光的時間節點。 三、從文字到歷史的雙重印證   「木立斗世」可被視為天地會內部對時代更迭的象徵紀錄。「木」寓「順治十八」,象徵明清交替、社會秩序崩解的起點;「立」寓「康熙六十一」,代表長治之後民間力量再起;「斗」寓「雍正十三」,象徵政令嚴峻、民怨積聚;而「世」則代表乾隆盛世下暗潮湧動的民間組織萌芽。   若從組織學角度觀察,「木立斗世」既可視為天地會自我敘事的歷史編年,也可理解為其組織自認的「四代傳承」象徵,強化成員對抗清廷的精神連續性。 四、秦寶琦研究推翻「康熙說」   秦寶琦在論文中指出,近代以來學界普遍接受「康熙說」,主要源自辛亥革命後的政治敘事。孫中山、陶成章等革命者為強化「反清復明」的正統性,援引天地會為明遺民所創的論述,並在會簿中附會少林寺僧助明抗清的傳說。然而,這些會簿多成書於乾隆後期,語詞粗陋、敘事矛盾,並非出自十七世紀文人之手。   秦教授透過檔案比對證實,康熙年間雖有地方結拜活動,但尚未出現「天地會」之名。雍正年間清廷整飭宗教與祠會,壓抑了部分民間互助結社,反促使閩、粵交界地區形成秘密組織。乾隆前期社會流動與經濟不均加劇,民間以「天地父母為誓」的互助會悄然發展,至乾隆二十六年前後成形。 五、政治宣傳與史實之混淆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說」的廣泛流行並非史料使然,而是政治宣傳與民族情感塑造的結果。清末民初革命者需要一個「延續明志、反清復明」的歷史象徵,天地會恰好被政治化地塑造成革命傳統的前身。民國初期學者如羅爾綱、蕭一山等,雖已意識到其中矛盾,但礙於會黨史料零碎,未能徹底修正。   秦寶琦研究重回檔案現場,揭示天地會起源的社會結構意涵——它並非出於單一政治目標,而是十八世紀平民群體面對稅役壓力、地方官商勾結與宗族衝突時的自我保護性結社。 六、乾隆二十七年的可能意涵   若接受「世」即「廿七」之解,乾隆二十七年(1762)可視為天地會完成組織化、具有固定誓詞與層級結構的關鍵一年。這一年間,閩南、潮州、嘉應等地均出現以「天地會」為名的誓盟活動;隔年(1763)即有地方官奏報「結拜為兄弟、誓復明朝」之案件,可見此時組織已具擴散能力。   從這個角度看,「木立斗世」並非單指年代,而是一種「歷史密碼」:以四個朝代的末年作為隱喻,象徵天命轉移與時代更替。天地會透過這套暗語,賦予成員一種超越現實政治的歷史使命感。 七、史學意義與當代反思   這項研究不僅修正了天地會的起源時間,也挑戰了長期以來「反清復明」的單線敘事。天地會的形成更應理解為清代民間社會能量與國家治理邊界互動的結果。它既包含宗教性、互助性,也帶有潛在的政治抗議功能。   《清史研究》編輯部指出,秦寶琦的成果代表清史學科由革命敘事走向實證考據的重要轉折,標誌著中國秘密結社史研究從「意識形態化」邁入「社會結構化」的新階段。 八、結語:從「密語」讀懂歷史   「木立斗世」這四個字,從表面看似晦澀難解,實則凝縮了天地會的誕生軌跡與社會記憶。它不僅是結社暗號,更是一種民間歷史觀的象徵——以文字隱藏年代,以符號記錄興亡。   今日重讀這段密語,不僅是在尋找天地會的起源年份,更是在探問:在高度集權的時代裡,民間社會如何以象徵與語言,為自己留下被壓抑的歷史印記。正如秦寶琦所言:「天地會的誕生,是清代社會底層的集體回聲,不是叛逆的陰謀,而是歷史的回音。」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3912.html 【清史新發現】破解天地會起源之謎 「木立斗世」暗號揭祕乾隆年間真相 2025-11-01 2026-11-01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3912.html
Anti-Corruption Association headquarters news 台北市108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1號6樓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3912.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11-0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cacnews.url.tw/hot_523912.html



【廉政記者謝福祐/台南報導】

為配合內政部警政署發布重要警職的人事異動,彰顯並賦予新任分局長、大隊長及隊長維護社會治安及交通之重要責任,台南市政府於今(1)日上午在警察局4樓大禮堂舉行聯合交接典禮,由市長黃偉哲親自主持佈達及宣誓儀式,台南市各界貴賓也到場觀禮,典禮莊嚴隆重。




市長黃偉哲於聯合交接典禮中,重申「市政做得更好,市民過得更好」的施政目標,期勉警察同仁強力執法,展現打詐、掃黑及緝毒等守護治安的決心,並落實交通事故預防,確保用路人安全等工作;最後,黃偉哲也感謝警察同仁視民如親,動員民力,共同協助近日救災及復原工作,爭取到民眾的支持與信賴,共同守護台南,打造安全城市。 

 

黃偉哲強調,當前民眾最在意的治安工作,就屬於反詐騙,詐騙的橫行已經對許多國人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與傷害,他期許警察同仁,在治安上除了防堵常見的槍賭毒以外,也要嚴加查察防止詐騙案發生。另外,近期台南發生風災水患後,災區的重建正如火如荼進行,對於災區治安秩序的維護,特別請轄區的警察同仁,多加巡視注意,防範可疑人士。


 

本次台南市警察局異動人員名單如下:
1.本局警政監洪振順,調任高雄市政府警察局警政監。
2.本局永康分局長顏勤峰,調陞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警政監。
3.本局白河分局長施宇峰,調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龍潭分局長。
4.本局警政監楊慶裕,調任嘉義市政府警察局副局長。
5.本局新營分局長蘇政敏,調陞本局警政監。
6.嘉義市政府警察局副局長余鴻恩,調陞本局警政監。
7.本局第五分局長洪宏榮,調任本局永康分局長。
8.本局第三分局長張沛銘,調任本局第五分局長。
9.本局防治科長陳盈菖,調任本局第三分局長。
10.本局善化分局長陳俊凱,調任本局新營分局長。
11.本局玉井分局長劉柏陞,調任本局善化分局長。
12.本局交通警察大隊長洪國哲,調任本局麻豆分局長。
13.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公共關係室主任陳志埕,調任本局白河分局長。
14.警政署保安組科長蘇保安,調任本局玉井分局長。
15.本局保安警察大隊長黃宗仁,調任本局交通警察大隊長。
16.本局行政科長賴銘助,調任本局保安警察大隊長。

 


今日到場觀禮祝賀的貴賓包括市議員蔡育輝、尤榮智及林燕祝,立法委員林俊憲、陳亭妃服務處代表,以及各議員服務處代表等。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